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wwww.tianheshiye.com\web\html.php on line 17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id in D:\wwwroot\wwww.tianheshiye.com\web\html.php on line 18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iteid in D:\wwwroot\wwww.tianheshiye.com\web\html.php on line 19

Notice: Undefined index: sortid in D:\wwwroot\wwww.tianheshiye.com\web\html.php on line 21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rticlename in D:\wwwroot\wwww.tianheshiye.com\web\html.php on line 22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 in D:\wwwroot\wwww.tianheshiye.com\web\html.php on line 24

Notice: Undefined index: authorid in D:\wwwroot\wwww.tianheshiye.com\web\html.php on line 25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n D:\wwwroot\wwww.tianheshiye.com\web\html.php on line 27
分卷阅读149_()全文无弹窗在线阅读-柚子小说
柚子小说 - - 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9

分卷阅读149

    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张彦瑾都没有听,气急之下,他扔下一句话就出去了。

    张彦瑾也不拦着,陈溯的态度刚好可以帮他麻痹幕后的人,这一次的事情对他而言,着实是一个绝妙的机会,可以让他把幕后的人找出来。

    至于幕后的人到底是谁张彦瑾并不打算去猜测,一是太累,二是他的猜测并不一定是对的,他只相信事实,毕竟黑幕会一层一层被他揭开的。

    果然,张彦瑾一意孤行,不顾宇文上恺、黄修均、陈溯的阻拦,非要让工人们去挖平顶山,以权谋私的消息就传到了皇上的耳中。

    这之前张仲谦和陈德让都让人传递过来了消息,问张彦瑾和陈溯是怎么回事,告诉他们说长安城已经传开了,纨绔子弟张彦瑾以权谋私,故意虐待老百姓。

    张彦瑾不好给张仲谦解释,索性就没有回信。

    陈溯又劝了张彦瑾好几次,见张彦瑾每次都不告诉他其中的原因,再加上平顶山的那几个工人还是没有挖出来任何东西来,他气得直接在信中告诉他父亲陈德让说是张彦瑾确实是一意孤行,他们最好还是早点做准备,好好想想要怎么在皇上面前替张彦瑾求情。

    张彦瑾接到皇上的传召去了长安城之后,才知道检举揭发他的是一个谏议补阙,名叫黄右泽的人。在大魏朝,谏议补阙这个官职犹如它的名字一般,属于谏职,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的补充官职,属于从七品上。

    王理格,刘岩时这两个人是谏议大夫,主要负责对皇上进行规劝,以及对朝臣进行监督,黄右泽就是辅助他们谏议的人。

    在大魏朝,谏职设有谏议大夫和补阙,以及拾遗这三种官职。其中官职最高的乃是谏议大夫,在朝廷当中的地位十分高。可以说每逢中书门下三品以上入内平章国计,也就是讨论国家大事,谏议大夫必定随从入内,得闻政事。

    这也是为什么刘岩时敢在朝堂之上和张彦瑾针锋相对的原因,更是为什么他那一次被张彦瑾指出错误之后,羞愧的想要辞官归隐的原因。

    因为他在朝廷之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再加上皇上对于他的谏议都虚心纳谏,张彦瑾那时候还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小混混而已!他怎么能允许自己被一个小混混踩在脚底下?

    至于谏议补阙和谏议拾遗,补阙是从七品上比拾遗这个官职等级稍微高一些,拾遗是从八品上。这两种官职的官阶虽然不高,但是谏议之任却一点都不轻,同样,在朝廷官员中的地位也不轻。

    可以说是但凡朝廷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乎道,大则廷议,小则上封。若贤良之遗滞于下,忠孝之不闻于上,则条其事状儿荐言之。

    也就是说,要是谏议补阙和谏议拾遗这两个官职的官员,不仅可以对朝廷中的事情进行谏议,还可以举荐人才。

    张彦瑾记得白居易曾经还高度赞扬过这个官职,说是谏议拾遗和谏议补阙这两种官职让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乃是国朝拾遗之本。

    可张彦瑾此时却不这么想,这个官职是好,可要是处于这个官职上面的人出了问题,那么这个官职的职能就变成了杀人的利器。

    身为大夫的刘岩时和他不和这是他早就知道的,难道说这一次是刘岩时让黄右泽这么做的?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像是那么回事。

    刘岩时虽然对他十分厌恶,可刘岩时平日里行事极其有他自己的原则,从来不拉帮结派,若是他看自己有什么问题,恐怕早就一针见血的向皇上上奏了,绝不可能绕弯子让自己的手下黄右泽去上奏,这是他作为文人一向所不齿的。

    再者还有另外一重原因,那就是李郢的父亲李廉也是谏议大夫,李廉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直言不讳,属于一代名臣,后来历史上对谏议大夫这个官职如此看重,评价如此之高也得益于李廉的成就。

    张彦瑾在中州的这一段时间里,李郢和他,还有陈溯一直有书信往来,要是真的是刘岩时要让黄右泽弹劾他,李郢必定会在书信当中提醒他。d

    李郢只在书信中告诉他朝廷流言纷纷,让他注意一下,却只字未提黄右泽的事情,如此看来,李廉和刘岩时恐怕都被瞒住了。

    皇上的态度是什么他现在还摸不准,因为补阙和拾遗有权利指出官员的错误,并且在朝廷上议论,一旦支持的官员多了,这件事就要重新做决定。

    这也是为何朝廷有重大的事情商议,必定要让谏官入内的原因。只有谏议大夫这些官员没有任何异议,旨意才能顺利地颁布下去。

    张彦瑾回到长安的第一天,李郢便来到了宁国公府邸。

    两人见面便去了宁国公府邸的凉亭之中,此时已经是傍晚,白天的燥热和蝉鸣的喧闹都已经散去,只留下徐徐的凉风和荷花的香气。

    李郢喝了一口凉茶,放下茶杯,径直道:“二郎,长安城流言纷纷,朝廷中也大多都是对你不利的言论,你明天打算怎么办?”

    “从容应对,坚持己见。”张彦瑾并不打算隐瞒李郢。

    李郢和陈溯性格不同,又或许是他的父亲和陈溯的父亲不同,他的父亲李廉是谏议大夫,参与朝廷政史,故而他在谋略方面十分擅长,不像陈德让在经济计算方面十分擅长。

    张彦瑾还没有过来的时候,李郢在他们的圈子里可是响当当的狗头军师。

    此番李郢听张彦瑾的话中意有所指,他没有像陈溯那样只听到其中的字面意思,而是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隐含的内情。

    “二郎,你在打算什么?”李郢凝视着张彦瑾,想要从其中再瞧出一些什么。

    张彦瑾喝了一口清茶,将白天积聚在体内的燥热冲散掉。

    “我想要抓住黄右泽背后隐藏着的那个人。”张彦瑾望着远处如烟一般的杨柳,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在李郢面前他没有必要掩饰,再者李郢在京城,他还想要从李郢这里准确得知朝廷的情况。

    “据我调查所知,黄右泽是中书侍郎高世杰的门生。”李郢一下子就明白了张彦瑾说的是什么意思,他眉头微微皱起道:“黄右泽这一次突然上谏,我父亲和刘岩时都不知道。”

    他顿了顿又道:“黄右泽能当上谏议补缺则是门下省谏议大夫王理格举荐的。”

    “这么说来,黄右泽是周勤一边的人?”张彦瑾似乎有些清楚了。

    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故而在任何时代都讲究圈子,在古代官僚之中这一现象尤为鲜明。

    毕竟在这个时代官员都是通过上面的官员举荐下面的官员,新人才能当上官员,上面的官员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也为了能用知根知底的人,一般都会用自己的门生。

    如此一来,除了因为利益一致而聚集在一起的人除外,老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