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小说 - 经典小说 -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在线阅读 -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第112节

清穿之九福晋的土豪系统 第112节

    刘mama继续指着小阿哥道:“小阿哥长的也像姑娘,以后一定也是个英俊的公子。”

    胤禟再次瞧了一下,一脸疑惑,也是没瞧出来。

    李星晚忍住困意,渐渐睡去,胤禟拉着她的手不松开,专注的看着她疲惫的脸庞,还是奴才们提醒要收拾了,这才站起身把李星晚抱去另一个准备好的房间。

    等到李星晚醒来便有嬷嬷端着药进来,“福晋,这是大夫开的药品,快趁热喝了吧。”

    “这是什么药啊?”

    “是回奶的药。”

    李星晚皱眉,“这么快就要喝回奶的药了?”

    嬷嬷答道:“是啊,生产过后就可以用了,对身体恢复也好。”

    奶娘刘mama推门进来,带了一桌子补养身体的饭菜进来,拉起帘子,关切道,“姑娘一会喝完药便用膳吧,这会子估计也饿了。”

    李星晚应了,皱眉喝完一碗药,然后坐起用膳。

    她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着事情,看着奶娘忍不住问道:“刘mama,我想自己喂孩子可以吗?”

    刘mama像是早就知道李星晚会问出这句话,无奈的笑笑,“我知道姑娘是怎那么想的。”

    “是不是想着舍不得孩子,想要好好照顾孩子,想要他们吃一口你的奶水。”

    李星碗点点头,生产之后仿佛这种母性在复苏,她好像格外舍不得孩子,时刻担忧着。

    刘mama笑笑,“当初夫人生下你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也是被家里的嬷嬷劝住了。”

    李星晚心里震撼,原来她娘一开始也想着自己喂她,可是她还是有奶娘,那么她娘怎么改变主意了呢?

    刘mama不慌不忙解释道:“咱们可是富贵人家,又不缺奶娘的银子,可不像那些穷苦人家还得自己喂孩子。”

    “这话许多人说过,但是刚生产的夫人以为是富贵人家自己喂孩子不体面,不体面当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而是夫人的身体啊。”

    刚出生的婴儿喝奶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他饿了就哭,当娘的就必须要喂,不论是深夜还是清晨,只要是孩子哭了,你就得喂。

    刚生产完的女子正是虚弱的时候,好好休息还来不及却还要不分白天黑夜的照顾着孩子,身体怎么能受的了。

    更何况给孩子换洗尿布,擦拭身体,换衣服,这一套下来,要是一个当娘的自己照顾着孩子,累也要累死了。

    民间常说的月子病就是如此了,照顾孩子的时候正是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偏偏还要全身心照顾孩子,睡也睡不了多久,还要做许多事,再健康的人都得累出病来。

    而即使是只喂奶呢,那也睡不了一个完整的觉。

    刘mama道:“咱们是富贵人家,何必折腾自己呢,平白折自己的寿做什么?”

    “更何况咱们这等人家,奶嬷嬷从来不是一个的事情,而是至少三四个跟着,有的孩子不挑剔便都吃,有那挑剔的便只吃一个人的奶,其余嬷嬷便会做其他照顾的事情,这不比一个人照顾妥帖多了。”

    李星完一听瞬间打消了主意,赶紧吃饭,等着一会奴才们把孩子抱过来。

    桌子刚收拾下去,胤禟就进来了。

    坐在床边,小心的扶着她靠在枕头上,问道:“身子感觉如何?”

    李星完点点头,“自然一切都好,要不是非要坐月子,我觉得我现在都能出去跑马。”

    胤禟嘴角一抿,忍住笑意,“胡闹,跑什么马?”

    虽然没有梳妆打扮,但是一头青丝如瀑,珠圆玉润,人看着也柔和许多,孕期补的那些rou还在脸上彰显着存在感。

    胤禟看了心里一软,伸手摸摸她的软乎乎的脸颊,温柔与她商量着,“生孩子也太难了,咱们就生这一次得了。”

    胤禟算是体会到了生孩子有多不容易,孩子而已,那里值得他们拼什么呢?

    李星完也是赞同,她也有此意,生孩子的伤害还是有的,而且也耽搁不少事情。

    “我也如此想,咱们就这两个孩子就足够了。”

    “是啊,虽然他俩长的丑了些,但是以后一定是个聪明孩子。”

    想到那两个丑孩子,两人忍不住叹气。

    却没想到,在之后的四个月时间里,两个孩子见风就长,眨眼之间就成了两个白白胖胖的可爱小孩。

    两个人终于被孩子勾起了浓重的父爱母爱,胤禟更是每天抱着不撒手。

    李星晚也爱的不行,嘿嘿,她摸摸小孩的肥肥脸蛋,眼睛中满是爱意。

    嘿嘿,她的小孩真可爱,真可爱啊,她好爱的小孩。

    而远在京城的皇帝终于下旨让几人回京。

    不过胤禟多聪明啊,虽然是叫他们回京,但是可没说时间啊,于是几人一路慢悠悠的往京城走去,来时花了三个月,走的时候,走出了六个月的架势。

    康熙坐在乾清宫中处理政务,每隔一段时间便要问一次。

    康熙:“老九他们到哪了?”

    小公公:“回皇上的话,王爷他们到韶关了。”

    又过一个月,康熙问道:“老九他们到哪了?”

    小公公:“回皇上的话,到桂东了。”

    半月后,康熙琢磨出不对劲,“老九他们到哪了?”

    小公公擦擦额头冷汗,“回皇上的话,刚离开湘潭。”

    康熙疑惑,“怎么还去湘潭了,岂不绕路了?”

    小公公扑通跪倒在地,搬出大杀器给皇上消气,“皇上,定郡王福晋生了一对龙凤胎,龙凤呈祥啊!”

    康熙一乐,“哈哈哈哈,好啊!老九媳妇福气大!赏!”

    又过半月,康熙又问,“老九他们到哪了?”

    小公公跪的很熟练,“回皇上的话,王爷他们到西华了。”

    康熙脑子最好使,不必去翻阅地图就能在脑子里构建出位置,皱眉道:“这连一半的路程都不到,怎么走的这么慢。”

    小公公回想了一下翊坤宫给包的巨额茶水银,硬着头皮道:“定郡王福晋生了一对龙凤胎。”

    康熙皱眉,“这个朕知道。”

    “带着小哥阿哥和小格格走,速度自然慢一些。”

    康熙再次接受了这个说法,但是在五个月之后仍然没等到老九老十回来的时候,康熙已经明白了,这两个混账东西分明是有意拖延,保不齐一路游山玩水。

    磨刀霍霍的康熙冷下脸,已经准备好好收拾他们。

    但是啊!这可不是偶尔脑子不灵光的三儿子胤祉,更不是爱面子的四儿子胤禛,

    这是打小就闹腾的两个混世魔王,长大后杀伤力巨大!康熙简直想发火都发不出来。

    其中一个不省心还给他生了一对小魔星!

    第85章 眼疾手快

    皇帝的日常是什么样的呢?

    康熙一天是这样,一大早先是点起床洗漱,因着昨日没进后宫是他自己在乾清宫歇息的。

    所以可以晚起一刻钟,毕竟上朝的地方就近了,但是康熙并没有睡懒觉,反倒是利用这一刻钟看了一会水利的书籍。

    早起不过是一样白粥并四五样小菜加上两种糕点,均是清淡的口味,垫垫肚子便是,早朝之后回来才是真正用膳的时候。

    朝堂上一如既往事务繁多,他先是问询了几样事的进度,又关心了一下上月刚刚致仕的几个老臣,口头嘉奖并着内务府送些补品过去。

    有大学士站出来陈述尼布楚等地迁民之问题,又提出土地方案,康熙一一听来日后略一思考便选出一老练之臣去处理。

    随后便嘱咐注意百姓归化等事,另有沙俄遗民一应待遇皆比对贵州等山中民族出山待遇,分发土地,教导汉文官话等等。

    “百姓才是重中之重,绝不可轻忽,若有沙俄遗民或是其他民族之人科举出仕,考官当一一上报,多加扶持,日后可去他地为官。”

    “是!”

    太子上前讲了今年科举考试的准备,并将历年考题呈上,询问今年是否有变。

    太子神色严肃道:“近几天国土扩张,海贸繁盛,商人涌现极多,不少土地空置,不知今年是否要以此为范围。”

    其实每年各地的考题虽然是由考官来拟定,但是通常情况下,康熙会给一个大致范围,例如某年是流民安置、亦或者藩国外交等等。

    康熙瞧了一眼太子,琢磨一会,然后道:“你写份折子,划定几个范围,回头呈上来给朕看看。”

    太子懂了,皇阿玛这是要他写几个方案出来并且还得陈述出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之后皇阿玛再根据自己的想法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考题范围。

    太子拱手应了,这点事他早就做惯了,施施然退了回去。

    胤禔看了不禁有些嫉妒,皇阿玛也太偏心了,本来太子在山东赈灾之后就颇为名望,皇阿玛竟然还将科举之事交给了太子,那岂不是今年的科举选出来的官员都得承太子的情,先天上就亲近东宫。

    他一脸不乐意,还好这几年留起来的胡子遮挡住不少表情,康熙年纪渐大,眼神不是那么好使,也没瞧见。

    但是离的近的太子可是看见了,心下无语,大哥怎么年纪越大越单纯了,也就是他走光明正大的路线,要是换个黑心的,老大现在不定在哪埋着就。

    一下早朝,皇子们都在往外走着,身边全是着朝服的大臣,黑压压一片的官服,从上空看来是一个个的小蚂蚁一般往宫外走去,唯独一身明黄色朝服的太子截然相反,向着宫内走去。

    胤禔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回头看了一眼,他心想,太子的背影竟然同皇阿玛的及其相似。

    本朝初定之时,皇太子自然是个新鲜东西,服饰规制也是重新拟定的,当时参与的有索额图,自然是变着法子的给自己效忠的小太子增光添彩,所以太子的很多衣裳同皇上的衣裳是极其相似的,规制相差无几。

    胤禔眼神定定的看着太子的背影,每到这种时刻,他便觉得分外的不公平,不过是投胎投的好罢了。

    八阿哥胤禩跟他一起走突然见大哥回头,便忍不住疑惑问道:“大哥?”

    胤禔回过头,“八弟,你信命吗?”

    老八胤禩莫名其妙,但是他素来是个心思灵敏的人,不过略一思考便明白大哥已有所指。

    他不明说什么,只是笑的温和,故作无知道:“大哥也想信佛吗?四哥倒是挺喜欢念佛的,改日过去问问他。”

    胤禔侧眼打量了这个弟弟一下,便敷衍道:“还是算了,老四那个性子太较真,不愿意同他打交道。”

    胤禩笑笑没再说什么,他站在原地等着十四弟追过来,兄弟两个一同出宫。

    马车行驶在青石路上,不远处就是跟胤禩离的极近的定郡王府,那就是胤禟的府邸。

    还不能出宫建府的十四弟胤祯喋喋不休的讲着最近皇阿玛对他的看重,神色傲然的对西郊大营颇为意动。

    胤禩撩开帘子,往外看去,出了紫禁城,京城的上空仿佛就失去了哪一种味道,他们这些从小长在紫禁城的皇子,即使紫禁城住起来不够舒适,但是那到底是熟悉的地方,搬出来也总有不适应的地方。

    他突然开口打断十四胤祯的欢快畅想,突兀的问道:“十四弟,你信命吗?”